top of page

学业服务

WechatIMG4130_edited.jpg

"The Blind Spot Barrier exists because different people see things differently. If you can look at things with the help of others who can see that you are blind to, you'll see much more than you can alone."

​——Ray Dalio

我们知道来到新西兰开启全新的生活是人生中的一个挑战,也了解文化差异和语言壁垒所带来的彷徨与焦虑。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经验帮助你尽快适应这里的学习与生活。

 

根据经验,国际学生一般要通过6-12个月的时间才能基本适应本地的学习和生活,并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很多学生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焦虑,有些学生自始至终都没能找到自己的节奏,只能浑浑噩噩地完成高中学业,有些甚至遗憾退学。

我们提供学业服务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学生的过渡期,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自信,让这段新西兰的学习旅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跳板,今后在更大的舞台追求自己的理想。

首年落地服务

学业跟踪及规划

背景提升

来自全球顶级投资大师的经验分享

下面的语录摘录自畅销书"Richer, Wiser, Happier",与各位同学共勉。作者William Green采访了八位顶级投资人,并将他们的投资理念汇总成书。虽然投资大师们谈的主要是投资方面的经验,但是这些宝贵的经验也可以应用到你的海外求学和未来的人生之旅。我们希望你在新的环境里能不怕犯错,不怕丢面子,勇敢地去尝试,不要因为一时冲动或得意忘形而做出荒唐的事。但也应该认识到求学之路绝非一帆风顺,要懂得积小胜为大胜的策略,即使偶尔会受到一些打击也不要自暴自弃,要学会接受失败,总结经验,再反败为胜。最终,你将收获成功的喜悦,而成功不过是你一路披荆斩棘练就一身本领之后应得的结果罢了。

如果你希望购买本书,可以点击下面链接进入作者的网站查看相关信息。

The investor's chief problem, and even his worst enemy, is likely to be himeself. P215

 

Don’t be so egotistical that you think you’ll do better than the experts. Investing is so difficult that even the best investors should assume that they’ll be right no more than two-thirds of the time, however hard they work. P45

 

It is all about deferred gratification, when you look at all the mistakes you make in life, private and professional, it’s almost always because you reached for some short-term fix or some short-term high. P165

 

Make your mistake nonfatal. It’s so fundamental to longevity. P174

 

Conduct your life so that you can handle the fifty percent decline with aplomb and grace. Don’t try to avoid it. It will come. In fact, if it doesn’t come, you’re not being aggressive enough. P226

 

Resounding victories tend to be the result of small, incremental advances and improvements sustained over long stretch of time. P172

 

It’s not the cake that gratifies us. What we found gratifying was the process of solving the investment problem, learning along the way and doing as good a job as we knew how——they are all internal personal goals. the cake was then a (happy) byproduct. P161
 

对校园霸凌零容忍

每年新西兰学校都会举办”粉衬衫日“活动,以此宣传反对校园霸凌的理念。

每年的粉衬衫日,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会穿上粉色的衣服,并学习避免校园霸凌的方式方法。

然而,校园霸凌并不会因为”粉衬衫日“就会被彻底消灭。

我们会尽全力去帮助国际学生保护自己的权益,免遭校园霸凌侵害。

一个真实的案例分析

01 听说有个学生被霸凌了

今年2月,我们在奥克兰东区华人家长群看到一条学校信息:一个来奥克兰短期插班游学的学生在学校被霸凌了,且家长认为校长对此事漠不关心,因此在群里求助。我们看到后就加了家长的微信详细了解了事情始末。为了保护隐私,学生名字Tom是化名。

在进入奥克兰东区这所学校后,Tom很快便对学校产生了抵触情绪,并告诉父母同学们不喜欢他。起初,家长认为这可能是文化差异或孩子英语不好造成的,于是鼓励孩子积极融入新环境、勇敢地表达自己。 

然而,接下来的几天Tom的讲述越来越令人担忧:他向父母描述了在课间休息时被几个学生嘲笑和推搡的经历。尽管家长越来越担心,但由于英语水平有限,害怕与学校沟通不畅,他们迟迟没有采取行动。同时,他们仍然怀疑这是Tom与同学之间因为沟通不畅导致的误解。


在Tom入学第二周后,那几个学生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扒了他的裤子。这件事被另一位本地的华人学生Bob目睹,他立即向老师和家长报告了情况。Bob的家长立即将此事告知了Tom的父母,直到这时他们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Tom的父母联系他们的留学中介寻求帮助,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支持。他们随后试图与校长见面沟通,也未能预约成功,只是接到校长打来的一通电话,说事情已经解决了,不需要见面。之后他们收到校长的一封电子邮件,称事情已经解决,并附上了涉事学生写的一封道歉信。

学校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校长的态度以及Tom当时的状态,让家长感到十分不满,但又投诉无门,于是他们写了一封长长的电子邮件,详细描述了事件经过,并将其发送给教育部、NZQA、当地议员等所有他们能从网站上找到的联系人,并抄送给校长。发出邮件的第二天(周六)上午Tom的家长就收到了校长的邮件,希望能周一在学校面谈,并解释整个事件处理的经过。

Tom的家长希望中介也能来学校一起开会,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翻译所要表达的内容。但是中介竟然以学校没有授权为由拒绝参加。 再次感到绝望的家长不得不在本地家长群发布求助消息,也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就这样,我们陪着Tom的家长参与了两次见面会,我们提的主要诉求以及校方的完成情况如下:

    - Tom说洋人学生第一次道歉极其敷衍,就是被老师叫过来随口说了句Sorry然后就跑去玩了,因此我们要求

       他再次郑重道歉。Tom家长希望与涉事学生的家长见面,以及在涉事学生道歉时也在现场,但均被校长拒

       绝了,理由是保护隐私。在第二次开会时校长说涉事学生已经再次道歉了,也完全认识到了他的错误。

     - 我们建议涉事学生停课2天作为惩戒。教育部对停课没有明确的考量标准,而是把决定权完全交给校长,

        并提供了若干指引供校长和校董会参考。最终,校长在与校董会主席讨论后,作出不予停课的决定。

      - 我们希望校长在全校大会说明此事,并告诫学生不可以校园霸凌。校长最终在涉事学生所在年级的大会上

         做了宣讲。

与此同时,学校也在Tom在校期间,限制涉事学生在课间活动的范围,避免他与Tom有任何接触。 

以上就是整个事情的全过程。

02 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有以下几点需要各位家长注意:

  1. 新西兰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整体来看各个族裔的地位相当,大部分人都是友善的,但我们绝不能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友善的,更不要通过族裔判断人品和素质,这是极其幼稚的。

  2. 如果孩子回家后的表现反常,请家长一定多留一个心眼。像Tom这样心里有委屈就跟家长表达的,是有机会将问题掐灭在源头的。最怕有些孩子自尊心很强,生怕说了自己被欺负的事后又被家长责备,因此索性憋在心里。长此以外,孩子将变得越来越焦虑和敏感。

  3. 有时家长能感觉出孩子的反常,但是孩子就是强忍着不说。这时最好跳过话题别再逼问,而是直接给孩子老师发邮件说明情况,请老师留意在校期间的情况。邮件中要注明keep it private,就是不要让孩子知道家长在和老师私下沟通过。

 

新西兰所有接待国际学生的学校以及高等教育机构,都必须签字画押遵守The Education Code of Practice协议。“签字画押”的背后是学校的一整套关于学生关怀的合规性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 该学校围绕学生关怀的战略目标;

    - 内控程序(包括调查程序和相关人的权利义务);

    - 所有相关的文件和针对各类事件的回应机制;

    - 争议解决机制;

    - 违约责任;

    - 与学生关怀服务有关的硬件设置和网络空间的设置;

以及最重要的:

    - 以上所有内容要向学生和家长充分披露。

这份文件的第3部分第14条规定:学校要确保每个国际学生和本地学生都在明确知晓争议解决的规则和机制,并确保这个机制是合规的。没有按照流程解决争议的,学校要承担违约责任。

 

第7部分第82条规定学校在处理争议和解决家长纠纷时要确保公平和恰当,要确保学生的投诉可以被有效处理;如果学生不满意学校的处理结果,学校要协助学生提报给教育部该区域设置的工作人员处理。

现在再次回顾Tom的遭遇,家长们今后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己与学校沟通的效率,保护自己的权益:

    - 入学时或入学前应收到一份纸质的告知书或邮件,上面有很多网站链接,对应不同的文件、表格和流程,

       并且会有投诉电话等信息。家长要在上面找到谁是学生的第一负责人/联系人,如果没有这个信息,请家长 

       与学校确认。

 

    - 出现异常情况时,请按照学校的流程发邮件给第一负责人。邮件不需要写的特别客套和婉转,且一定要把

       事情的核心说明白。

 

    -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所反映的情况没有解决,要继续给第一负责人发邮件说明情况,并抄送他的上级领

       导。

 

    - 对处理结果仍不满意就要按照学校的规定提出申诉,按照协议中的规定,学校要协助家长或学生按照规定

       的争议解决机制(Dispute Resolution Scheme )完成投诉程序。

 

最后请家长注意,我们的习惯往往是先把自己打造为弱势群体或有理的一方,再与对方协商解决方案。而这种感性的内容是无法让学校共情的,以下内容就属于无效沟通

    - “我们是因为学校声誉好才选择你们的,没想到出了这种事情”

    - “我们过来花了国际生的学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 “XXX同学跟我们一起来的,他就没有出现的问题,为什么偏偏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

03 事件处理后的思考

上述方法是在受到或疑似受到霸凌时保护自己的方法,千万不要把它用来作为“霸凌”老师的武器。绝大部分校长和老师都十分敬业,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多如牛毛。将心比心地说,如果长时间地、频繁地就某些细枝末节给老师发邮件,会扰乱老师的工作计划,进而影响老师的心理健康。这种情况下学校一定站在老师这一边,学生的问题也大概率得不到妥善解决。因此,如果学生在学校过得不开心,已经到了无法解决的状态,可以首先考虑转学,再与原学校进行争议解决、并提出相关的学费退还请求。

华人在海外往往有一种寄人篱下的卑微感,受到委屈总希望大事化小,担心过分追究会被打击报复;又或是有“受迫害妄想症”,把对方正常的文化和习俗视为歧视和霸凌。其实正确的方法是加强自己的沟通能力,具体来说是知道沟通管道有哪些、沟通的规则是什么、以及如何处理争议。

另外,如果家长对自己的中介不满意,且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中介出现以下行为,可以向学校投诉并要求学校终止与该中介的代理协议:

    - 提供了虚假、欺骗或误导信息,让学生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 没有对国际学生做到正直和操守;

    - 违反法律或损害了学校关于学生关怀的工作机制。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