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从社会维度解析Wellbeing的变量

Wellbeing的社会维度主要包括11个指标,分别是Self Talk、Significant Others、Family、Friends、Study/Workplace/Home、Community、Social Safety、Social Acceptance、Social Confidence、National Context和Global Context。下面具体介绍这些指标。

 

Self Talk 

自我对话

 

自我对话是指人在内心中与自己进行的交流和思考过程。这种内部对话可能包含对问题的分析、对未来的规划、对自己的评判等。积极的自我对话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自信、应对压力和挑战,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wellbeing。来自外部环境的肯定和鼓励,会让一个人的自我对话呈现更多积极正面的内容。

 

Significant Others & Family & Friends

重要他人 & 家庭 & 朋友

 

重要他人指的是一个人最亲近的(最多五个)交流对象,这些人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决策,通常包括家庭成员、密友或伴侣等,但家庭成员、密友或伴侣却不一定是重要他人。对于学生来说,重要他人往往包括他们的其中一个老师。重要他人在情感支持、建议、鼓励和实际帮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显著影响个人的幸福感。

 

通过这些重要他人的鼓励和支持,个人可以感受到被理解和被认可,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决策的信心。这种支持系统有助于个体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促进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和整体幸福感。

 

很多家长不考虑孩子的自身情况,执意要把孩子送到“顶级名校”,认为只有首先进入顶级高中,才有可能进入顶级大学,孩子的人生才能一片光明。殊不知,有些孩子的英语能力和社交能力让他/她的的“重要他人”无法给自己有效的引导和支持,远离父母又没能交到朋友,最终导致焦虑甚至厌学。我们操作过太多因为不适应顶级名校而被迫转学的案例。而转学本身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消耗。

 

有时我们会碰到那种极度自卑和缺乏自信的学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对待事物消极的态度,也应该是长时间消极的自我对话,以及没有自己信赖的重要他人所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会推荐那些更加平和、学生之间没有太多竞争的学校。只有在这种学校,学生的“重要他人”才可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让他们逐步建立自信。

 

Study, Workplace or Home & Community

学校、办公室或家庭 & 社区

 

学习、工作场所和家庭环境会对一个人的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很好理解的。它们提供了支持、资源和社交互动,这些都可以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和整体幸福感。

 

对于国际学生来说,一日三餐和住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择校指标,很多学生都希望住在本地白人家里,认为这样可以更快融入新环境,还可以更快提高英语水平,但是却忽略了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上的巨大差异给自己的wellbeing带来的影响。很多学生无法忍受长时间的西式餐饮,从而导致在校期间精神不集中,情绪低落,有些同学甚至长时间无法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Social Safety & Social Acceptance & Social Confidence

社交安全感 & 社交接受度 & 社交自信度

 

社交安全感: 社会安全指的是个人能够建立和维持友好、支持的社交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人们感受到被关心和支持,增强了对社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例如,一个拥有可靠朋友和家庭支持系统的人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能够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从而减轻孤独感和焦虑感,提升整体幸福感。

 

社交接受度: 社会接纳是指个人被他人接纳和尊重的过程。这种接纳感使人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一个在工作中受到同事尊重和认可的人,会感到自己是团队的一部分,这种归属感和认可感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和工作满意度。

 

社交自信度: 社会自信是指个人在社交场合中能够轻松自如地与他人互动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建立社交联系和处理人际关系。例如,一个在社交活动中感到自信和舒适的人,能够更积极地参与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增加获得支持和资源的机会,从而提升幸福感。

 

新西兰学校有一个惯例,就是给新入学的国际学生匹配一个本地学生作为Learning Buddy,这个本地学生往往可以说国际学生的母语。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国际学生能够有一个可以交流的对象,在这之后再慢慢交到朋友,融入学校这个新环境。这就是在帮助国际学生建立社会接受度的一个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我们也强烈建议国际学生不要宅在家里,而是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俱乐部和课外小组。学校的大部分俱乐部都有面向初学者的活动时段,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之间的社交。在这种俱乐部活动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年级的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增加自己的社会接受度。

 

社交接受度是社交自信度的前提,而这两者又是社交安全感的基石。由此可见,在选择学校时不能只看到学校过往的学术成绩,更应该看到学校的整体环境,包括所在的社区、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以及寄宿家庭能够给孩子提供怎样的支持。

National Context & Global Context

国内环境 & 国际环境

 

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都会对一个人的幸福感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们包括经济状况、政治稳定性、社会政策、国际关系和全球事件等方面,这些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国家环境: 国家环境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内部条件,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和医疗体系等。这些因素可以影响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幸福感。例如,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福利完善的国家,其公民通常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全球环境: 全球环境指的是国际间的相互关系和全球性事件,如经济全球化、气候变化、国际冲突和流行病等。这些因素能够跨越国界,对个人的生活产生影响。例如,全球经济波动可能会影响到某个国家的就业率和生活成本,从而影响个人的幸福感。

 

在2020年新冠疫情刚刚进入新西兰时,出现过有些学校的极个别学生对中国学生的指责,认为他们是把病毒带到新西兰的罪魁祸首。这给当时的中国学生甚至是华人学生群体都带来了极大的身心上的压力,从而导致他们出现了焦虑甚至是抑郁的情况。

 

总结一下,Wellbeing的社交维度所包含的11个变量,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安全的学习工作环境,一个有利于学生的国内与国际环境,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接受度和社交自信度,从而提高社交安全感,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自我对话。同时,孩子的“重要他人”也是培养积极正面的Wellbeing的关键因素之一。

bottom of page